关于书稿的封面设计和用纸、工艺。1.封面选用作者平日里长发披肩的素描头像,以展现大家风范,也符合逝者身份。2.由于《四部曲》书名极为相仿,因此在各单行本上在丛书名处用圆圈+阿拉伯数字的方式进行区分。3.封面用纸选择肌理感比较强的特种纸,与其人生经历有种相似性。4.底色采用墨绿色,给人以沉稳厚重之感。5.工艺选择适合学术书籍的印金,含蓄雅致。6.扉页采用120克铂金纯白特种纸,颜色与正文用纸相似,使高雅之感蔓延全书。
作品还是要经作者夫人验收,当样书寄出的那一刻,心还在怦怦跳,又不由地想到了脂砚斋。
前有脂砚斋,后有鲁迅、邹韬奋,他们无一不是鼓励作者完成创作,编辑与作者在共同的书稿中进行思想碰撞,产生共鸣,尽量使提供给读者的作品尽善尽美。自己作为编辑,却总留有遗憾,遗憾之际,不得不反思自己的编辑之路和新时代的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
每遇新书稿,自己最担心的就是内容为所学专业之外,担心自己无法参与其中,无法与作者的智慧进行交流,无法将作者的思想完美展现。编辑做久了,自己没有因为所编的大量书而感到知识储备的增加,反而更加怀疑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编辑的整体驾驭能力,有时恨不能再去修个书稿所属的专业博士,有时又恨不能读一个美术设计专业,有时又恨不能成为作者肚子里的蛔虫,恨不能脂砚斋。
恨不能脂砚斋,其该是我们编辑的导师。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编辑工作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制约甚至决定复制和发行的效果。作为编辑,在最基础的语言文字方面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编辑加工的目的不仅是纠正差错,实现规范,更重要的是锦上添花,因此一定要在认真审读原稿、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图、尊重作者风格的基础上,深化和美化作品,使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有所提高;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自以为是,强作解人,以免犯“变正为误”的低级错误或闹出笑话。
《四部曲》经过审读、校对、封面方案设计及工艺的最终确定,历时1年,其间,邱教授的夫人还进行了细致的把关审核。四本书的统稿虽由自己负责,但初审自己只负责一部,出版进行到后期,内容深入了解后,会后悔没有抓住初审的机会好好研读学习其余三部;后悔在装帧设计方面由于考虑因素过多,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多少留有些许遗憾。领导鼓励说,“出版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万物不得追求十全十美”。算作是安慰吧,如同《红楼梦》一样,正因为世人只看到了曹雪芹的前八十回,才会引来这么多“红迷”来研究“红学”。《四部曲》已经面世,先由读者去评判也不失为良策,此书也许在文字润色、用纸和工艺上还可以再次升华,如果有机会再版,这也正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