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出版社
pic pic

揭秘最高检发布十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0-04-24 15:18:02 作者:巩宸宇 来源:高检网
分享到:

其中一处修改让记者印象深刻。张军检察长在对第十批典型案例法律要旨的一处修改中做了大段批注:

“‘化解矛盾、消弭对抗、修复损害、促进和谐’始终是包括检察机关在内的各级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重要依循。既要坚持依法办案,又要做到法理情相统一,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促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认罪悔罪,达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刑罚目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这是检察机关的办案目的,更是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后,为实现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而追求、体现的办案要旨。”

究竟是违法还是犯罪,是此罪还是彼罪,是依法从严还是依法从宽?每一批典型案例背后的反复论证与修改完善,体现的是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以工作上的求极致,努力实现司法办案的客观公正。

群众需求推动因势利导,把工作做到前面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经济社会发展好比爬山越岭,上了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然后又要面对另一个高度,过更高的坎。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牢牢把握主动权。

检察工作同样如此。越是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越是能不断推动新时代检察工作持续创新发展,越是能做出更多固根本、可预期、利长远的检察产品。疫情防控期间,并没有明文要求最高检必须发布典型案例,检察人是在公众的期待中、责任的驱动下主动担当作为。

张军检察长在4月15日主持召开的专家学者谈涉疫检察工作座谈会上一语道破了典型案例“十连发”背后的价值所在——“检察工作特别是最高检的工作理念会影响改变整个司法理念。我们怎样把这份责任担起来,努力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作为司法规律遵循、全面依法治国的落实?还需要去总结、去发现、去推进。改变以往的习惯,难不难?是人民群众的需要就不难!往往是人民群众的需求推动着我们去因势利导,把工作做到前面。”

典型案例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先来听一听基层检察官的看法。

在最近发布的第十批典型案例中,首次发布了两起涉疫行政检察案件。河南省沁阳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张道旗认为,首次发布涉疫行政检察案件,对指导基层疏通生产经营堵点,服务市场经营者复工复产意义重大。“典型案例在工作理念、办案方式、监督效果方面,都给了我们更加明确和规范的指导。沁阳民营企业众多,通过典型案例我们意识到,检察机关在服务复工复产和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方面可以开展很多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更新理念、立足职能,主动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更好为社会提供检察服务。”张道旗说。

第八批依法惩治涉境外输入型疫情防控违法犯罪典型案例发布后,河北省新乐市检察院检察长王玉录感触颇多:“新乐市是河北正定国际机场入境人员分流隔离点,一方面我们持续加强与公安、海关等部门的配合,维护出入境秩序,另一方面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提升办案效果。”

“典型案例为办理冷门案件指明了方向,比如妨害传染病防治犯罪、哄抬物价的非法经营犯罪等案件平时非常少见,大部分检察人员没有相关办案经验,如何准确认定犯罪成为难题。”江苏省淮安市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张婷发现,典型案例体现了依法防控的要求,并没有“一刀切”地简单操作。程序上虽然从快,但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的保障标准丝毫没有降低,对把握办案尺度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川省广安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吴晓明也认为,“最高检发布的几起妨害传染病防治典型案例,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给一线办案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能够更加精准地把握拒绝执行防控措施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标准。”

河南省镇平县检察院检察长齐钦、上海市浦东新区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雍豪表示,典型案例不仅向社会传递了法治信号,而且对于实际办案也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齐钦介绍,镇平县检察院在办理一起涉疫故意伤害案件中,通过对嫌疑人王某以案释法,王某本人认罪认罚,王某近亲属积极与被害人协商,消除因疫情防控而产生的抵触、对抗情绪,最终双方达成赔偿谅解协议,王某也得到了从宽处理。雍豪说:“典型案例为司法办案提供了方向和思路。对于少见罪名,比如四川省峨眉山市某有限公司涉嫌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案,作为区级检察院几乎接触不到此类案件,典型案例对入罪标准、证据证明要求、如何引导侦查取证等都作出阐释,填补了我们的经验空白。”

典型案例“十连发”也获得了系统外专家学者、律师的积极评价。

“最高检与有关部门出台的司法解释和最高检发布的相关典型案例有效激活了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罪名的适用,既依法严惩有关犯罪,也为不分情况地一律从严适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踩了‘刹车’。”“以每周一批的高频次,连续发布多批涉疫典型案例,充分体现疫情防控的阶段性司法需求,既有力指导了办案,也向社会公众发出了明确的警示和提醒,在特殊时期稳定了人民群众对法治的预期”……

不久前在最高检召开的专家学者谈涉疫检察工作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赞赏有加的同时,也对检察机关今后如何更好开展相关工作提出建议。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扫一扫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扫一扫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