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研究
纸质书价
¥24
责任编辑:俞骊
版次:1
印次:1
装帧形式:平装
ISBN:ISBN 978-7-5102-1243-7
开本:A5
本书分五章,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模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落脚于我国刑事诉讼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理论基础以及运行机制的建构和完善,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
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研究
目录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三种模式()
第一节犯罪收益没收的英美法模式()
一、民事没收制度的起源与演化()
二、民事没收程序的特征()
三、民事没收程序的主要内容——以英、 美、 澳为主要考察对象()
第二节类型化处置:违法所得没收的大陆法模式()
一、 行为人死亡导致刑事责任免除时的财产处置()
二、保安与民事性措施:违法所得没收的普遍模式()
三、单独没收制度的尝试()
四、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与刑事缺席审判()
第三节违法所得没收的中国模式()
一、中国模式形成的背景:基于制度需求与供给的分析()
二、 制度选项:学界观点评述()
三、 中国模式的若干“二合一”特征()
四、 中国模式的理念()
五、中国模式的原则()
六、 中国模式的理论评价及实践观察()
第二章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庭审前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节适用条件及其对庭前程序的影响()
一、适用条件解读及简评()
二、适用条件与程序各环节的关系()
第二节适用财产保全措施的原则与制度构建()
一、适用财产保全措施的原则()
二、财产保全措施的配套制度()
第三章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中当事人的地位、权利与制度完善()
第一节没收申请人的地位及职责()
一、国外没收申请人的模式及缘由()
二、检察机关担任没收申请人的法理分析及制度
完善()
三、没收申请人的客观义务()
第二节利害关系人的地位及制度建设()
一、利害关系人的识别()
二、利害关系人的地位及权利()
第三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路径()
一、拟制被告人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理想化路径()
二、庭审规则建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保障的现实路径()
第四章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证据问题()
第一节证明责任的承担主体及制度完善()
一、没收申请人承担证明责任的法理分析()
二、没收申请人的证明责任解读()
三、 域外经验:以美国无辜物主的证明责任为考察对象()
四、关于利害关系人证明责任的构想()
第二节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推定问题()
一、 现实困境: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举证难题()
二、 推定制度:理论阐述与国外实践()
三、推定制度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的具体运用()
第三节构建二元化证明标准的背景与思路()
一、 证明标准的等级划分理论()
二、英美法系民事没收程序中的证明标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三、构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证明标准时的中国因素()
四、二元化证明标准的具体构想()
第五章没收裁定的域外执行:机遇、挑战与进路()
第一节没收裁定与执行标的的不同身处:基于程序担当与现实的双重解读()
一、程序的历史担当与执行标的()
二、犯罪现实与执行标的()
第二节没收裁定域外执行的机遇与挑战()
一、没收裁定域外执行的机遇()
二、没收裁定域外执行的挑战()
第三节确保没收裁定域外执行的进路()
一、更新观念,积极开展国际司法合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国际司法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快速直达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