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提醒-当前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疑点问题解析
纸质书价
¥30
责任编辑:周密
版次:1
印次:1
装帧形式:平装
ISBN:ISBN 978-7-5102-0756-3
开本:16开
本辑《丛书》作为党员干部了解职务犯罪知识的一本通俗读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教育性。它针对当前党员领导干部困惑的职务犯罪问题,并结合当前办理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案件中的难点和疑点,运用法律分析方法,以案讲法,以案释法,力图帮助读者把握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使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通俗易懂,使读者从中获得深刻的启迪和警示。本书对于提高广大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使读者更好地学法、懂法、知法、守法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目录
前 言……………………………………………………… /1
一、职务犯罪主体的界定………………………………………… /1
什么是职务犯罪? ………………………………………………… /2
职务犯罪的种类有哪些? ………………………………………… /4
“国家机关” 如何界定? …………………………………………… /5
如何正确理解“从事公务” ……………………………………… /8
准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界定……………………………………… /10
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公务员有什么区别? ……………………… /15
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如何区别? ………………… /17
什么是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 ………………………………… /19
国有企业承包人是否可以构成贪污罪的主体? ………………… /21
教师能构成受贿罪的主体吗? …………………………………… /23
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怎么犯了贪污罪? …………………………… /24
假冒的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职务犯罪主体? ………………… /26
二、贪污罪的认定………………………………………………… /28
什么是贪污罪? …………………………………………………… /29
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有什么区别? ……………………………… /30
盗窃罪与职务侵占罪如何区别? ………………………………… /32
构成贪污罪的贪污手段有哪些? ………………………………… /35
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礼品应当交公而未交公的能否认定为
贪污罪? ………………………………………………………… /38
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合法收入的能否构
成贪污罪? ……………………………………………………… /41
收受赞助款回扣是受贿还是贪污? ……………………………… /43
挪用公款在什么情况下可定为贪污罪? ………………………… /44
采取了开假收据、造假账、假报表的做法来平公司账目
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 ……………………………………… /48
承租人侵吞变卖设备款的行为应如何定罪? …………………… /51
债权能否成为贪污罪犯罪对象? ………………………………… /52
贪污犯罪的对象为国有企业违规违法所得应如何认定? ……… /52
国有企业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未经单位集体研究, 擅自
将本企业资产转移境外如何定罪? …………………………… /53
任某的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 …………………………………… /54
用个人的车为单位抵债获取差价如何定性? …………………… /58
利用职权虚构欠款如何定罪? …………………………………… /60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设立私有公司承揽本单位工程从
中获利的行为如何定性? ……………………………………… /61
非法占有公房使用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处理? ………………… /64
三、贿赂类犯罪的认定………………………………………… /67
什么是受贿罪? …………………………………………………… /68
违反补贴发放的原则和规定, 擅自拨付中央财政贴息款
获益的行为是否构成受贿罪? ………………………………… /69
佣金、回扣与贿赂有什么区别? ………………………………… /71
如何区分“中介费” 与收受贿赂? ……………………………… /73
收受单位或个人“红包”、“奖金”、高档烟酒等行为是否
构成犯罪? ……………………………………………………… /75
国家工作人员搞技术咨询和服务取得报酬是否
构成受贿罪? …………………………………………………… /77
国家工作人员亲属利用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之便索取、收受
他人财物的, 国家工作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 ……………… /78
如何认定以下情形中国有单位人员是否构成受贿罪? ………… /80
接受商业回扣是否构成受贿罪? ………………………………… /83
没有为请托人谋取非法利益是否构成受贿罪? ………………… /85
事后受贿行为如何定性? ………………………………………… /86
受贿罪中“收而不受” 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 /88
借款和受贿如何区别? …………………………………………… /90
假借第三方名义与人合作收取保底收益应如何定性? ………… /91
利用职务之便与利用职务影响有什么区别? …………………… /93
什么是单位受贿罪? ……………………………………………… /94
如何把握行贿罪界定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 /96
什么是对单位行贿罪? ………………………………………… /105
何种情形下单位向他人或单位行贿才构成单位行贿罪? …… /106
单位行贿罪的特征是什么? …………………………………… /108
一人公司行贿也应认定为单位行贿? ………………………… /110
如何界定“不正当利益”? ……………………………………… /111
社会上通常所讲的“贿托” 可以构成什么犯罪? …………… /114
低买高卖等交易型受贿行为应如何认定? …………………… /117
对“卖官鬻爵” 者如何定罪? ………………………………… /117
为揽活而行贿是否谋取不正当利益? ………………………… /119
索要“促销” 佣金是否受贿? ………………………………… /120
接受“免费” 保姆是否构成受贿罪? ………………………… /121
以单位名义索要财物占为己有如何定性? …………………… /122
没有出资, 何以分红? ………………………………………… /124
不是国家工作人员, 为何被控受贿罪? ……………………… /125
国家工作人员与其配偶共同受贿的, 如何认定? …………… /126
如何认定“特定关系人” 受贿? ……………………………… /129
受贿人不知财物价值如何判定犯罪数额? …………………… /131
收受财物答应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构成受贿? ……………… /133
收受财物但对是否为他人谋利未予表态的形为能否认定为受贿?
…………………………………………………………………… /134
受贿犯罪中如何认定出资分红? ……………………………… /136
行贿人检举他人受贿系立功吗? ……………………………… /139
受贿后又滥用职权是否数罪并罚? …………………………… /140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如何认定? ………………………………… /143
四、挪用公款犯罪的认定……………………………………… /145
挪用公款不退还的含义是什么? ……………………………… /146
挪用公款中哪些内容属于用于非法活动? …………………… /148
挪用公款的立案标准是多少? ………………………………… /149
挪用公款用于营利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 /150
将国有单位的资金挪用给集体单位以及含有国有集体成分的
单位使用, 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 ………………………… /153
挪用公物是否也可以以挪用公款定罪? ……………………… /155
挪用公款罪是否包括公司负责人集体商定将单位资金借给
亲属的行为? ………………………………………………… /156
挪用公款罪是否包括通过第三方将公款转借给他人炒股的
行为? ………………………………………………………… /158
公款挪出去但没有使用, 是定既遂还是定未遂? …………… /160
法律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到底是如何规定的? ……… /161
如何定性将用公款预存话费后获赠的手机据为己有? ……… /164
收受贿赂才挪用公款的行为如何处理? ……………………… /167
如何认定用公款归还个人欠款行为? ………………………… /168
如何定性挪用公款用于公司、企业注册资金证明? ………… /169
金融凭证、有价证券是否属于挪用公款的犯罪对象? ……… /169
“非法活动型” 挪用公款行为如何认定? ……………………… /171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 如何界定? …………………………… /173
五、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 /175
《刑法》是怎么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的? …………………… /176
多次在不同人员范围“私分” 国有资产的行为应如何分别
评价? ………………………………………………………… /181
如何界定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 ……………………… /184
共同贪污与私分国有资产罪如何界定? ……………………… /187
贪污罪和私分国有资产罪到底有何区别? …………………… /190
国有企业改制中贪污罪、私分国有资产罪如何区分? ……… /194
私自决定出租公房获取收益的行为是否构成私分国有资
产罪? ………………………………………………………… /198
私分国有资产罪与单位滥发奖金等财经违纪行为的界限
是什么? ……………………………………………………… /202
隐瞒资金为部分员工买商业保险如何定性? ………………… /204
六、其他涉财类职务犯罪的认定…………………………… /206
国家工作人员将自己的钱存在境外不予申报是否构成犯罪?
………………………………………………………………… /207
法律是如何规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 …………………… /208
单位犯罪中个人要承担什么责任? …………………………… /211
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定义是什么? ……………………………… /212
国有企业负责人“借鸡下蛋” 是否构成犯罪? ……………… /214
什么是为亲友非法牟利罪? …………………………………… /215
领导私分单位收受的回扣款构成何罪? ……………………… /217
国企改制中转移国有资产行为的性质应如何界定? ………… /219
七、渎职侵权类犯罪的认定………………………………… /222
徇私枉法罪主体包括公安派出所的户籍内勤人员吗? ……… /223
警察在非工作时间见死不救是否构成犯罪? ………………… /224
司法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时为单位或小集体利益徇私枉法的,
应如何认定? ………………………………………………… /227
什么是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 ……… /229
如何正确认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中的几个界限? ……………………………………………… /231
什么是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 /233
治安联防队员能否构成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 …………… /235
什么是虐待被监管人员罪? …………………………………… /238
国税所所长滥用职权, 报复本所会计人员的行为, 是否构成
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 ……………………………………… /241
什么是“人质型”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 /243
公安人员非法侵入他人住宅进行搜查, 是定一罪还是数罪? … /247
什么是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 /249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工作疏忽而超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的,
能否构成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 …………………… /252
为下属单位提供虚假贷款证明就一定构成滥用职权罪吗? … /254
办案人员作伪证该如何定性? ………………………………… /255
为小集体利益, 交10 万元就放人, 派出所所长构成何罪? …… /256
接受宴请后以不作为的形式放纵交通肇事嫌疑人构成何罪?
………………………………………………………………… /257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 …………………………………………… /259
丢失枪支酿成恶果如何处罚? ………………………………… /260
公安派出所工作人员, 擅离岗位, 导致嫌疑人自杀的, 是玩忽职守
还是意外事件? ……………………………………………… /262
什么是泄露国家秘密罪? ……………………………………… /264
八、中央纪委规定和“两高” 司法解释的解读………… /271
“两高” 《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
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 /272
如何界定以交易形式收受贿赂? ……………………………… /272
实践中如何区分以优惠价格购买商品与交易型受贿犯罪的
界限? ………………………………………………………… /274
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请托人干股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 ……… /276
股权开始未转让, 后来登记转让的, 应如何认定受贿数额?
………………………………………………………………… /277
登记股值与转让股值不一致, 如何认定受贿数额? ………… /278
如何理解以开办公司等合作投资的名义收受贿赂的问题? … /279
实践中应当如何正确理解以委托请托人投资证券、期货或者
其他委托理财的名义收受贿赂的问题? …………………… /280
以赌博形式收受贿赂的问题在实践中应当如何查证和认定? … /281
特定关系人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 ………………………… /282
如何理解特定关系人“挂名” 领取薪酬的问题? …………… /284
《意见》第8 条规定, “收受请托人房屋、汽车等物品, 未变
更权属登记或者借用他人名义办理权属变更登记的, 不影
响受贿的认定”, 这与《物权法》关于不动产等物品实行
登记变更的规定是否相悖? ………………………………… /285
《意见》对于收受财物后退还或者上交的, 区分两种情形规定
了不同的处理意见, 这种区分的依据何在? ……………… /286
如何认识在职时为请托人谋利, 离职后收受贿赂的行为? … /287
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具体问题,
《意见》最后一条对此予以特别强调, 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
的考虑? …………………………………………………… /289
职务犯罪的犯罪分子可以向哪些机关投案自首? …………… /290
职务犯罪分子在纪检监察部门采取调查措施期间交代罪行的,
能否认定为自首? …………………………………………… /291
实践中还有哪些行为可以认定为自首? ……………………… /293
单位是否可以成为职务犯罪自首的主体? …………………… /294
怎样才算是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 /296
犯罪嫌疑人不成立自首, 但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 应当如何认
定处理? ……………………………………………………… /297
为什么追缴赃款赃物对贪污案件和受贿案件在量刑方面的
作用不同? …………………………………………………… /298
犯罪嫌疑人主动退赃和办案机关依职权追赃在考虑量刑时
是否有所区别? ……………………………………………… /299
将职务行为得到的犯罪线索予以检举、揭发能否认定为
立功? ………………………………………………………… /300
犯罪嫌疑人在纪检、监察部门处理时立功, 追究其刑事责任
时是否应作为立功表现考虑? ……………………………… /301
立功线索和立功材料的来源对立功的认定有何影响? ……… /302
犯罪嫌疑人的亲属“代为立功” 的行为在实践中应如何
认定? ………………………………………………………… /304
立功线索应满足哪些条件? …………………………………… /305
如何正确理解《意见》中“无期徒刑以上刑罚” 的含义? … /306
后 记…………………………………………………………… /308
快速直达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