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出版社
pic pic

官宣!最高检民事检察专项报告来了!(重点摘要)

时间:2018-10-26 16:43:55 作者: 来源:检察日报
分享到:

 

针对这些问题,新一届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明确提出“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的总体要求,以理念变革引领民事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第一,树立全面平衡充分发展的理念。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是整个诉讼领域以及与诉讼相关领域全方位的法律监督。刑事、民事、行政以及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要全面、平衡、充分履行。我们在深入研究论证、反复征求意见基础上,从检察机关受理的民事行政申诉案件持续上升等实际出发,提出以内设机构改革为突破口,突出专业化建设,拟将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分设为民事检察厅、行政检察厅,增设公益诉讼检察厅已获中央深改委同意,正在组建中。省市两级检察院则要视情单独设立民事检察部门或办案组,基层检察院确定专门办案组或专人负责民事检察工作,切实解决“重刑轻民”问题。

 

第二,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理念。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和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实质上是启动纠错程序,促进法院重新审视并自我纠错。监督不是你错我对的零和博弈,也不是高人一等。监督机关与被监督机关责任是共同的,目标是一致的,赢则共赢,损则同损。我们反复强调要与法院形成良性、互动、积极的工作关系,使法律监督在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发挥促进法院更全面依法规范司法的作用,共同维护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各级检察机关以会签文件、召开联席会议、组织案例研讨等方式,与法院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不断增进互信。落实检察长列席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6月11日,我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与分管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的副检察长一同列席最高人民法院审委会,参与讨论一起民事抗诉案件并发表意见。今年以来,各级检察院检察长、副检察长列席审委会讨论民事案件385件次。

 

第三,树立精准监督的理念。监督必须考虑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通过个案的公平正义来引领司法进步、促进社会进步。我们强调要在精准监督上下功夫,通过优化监督实现强化监督,不搞粗放式办案,防止片面追求监督数量。民事抗诉不是越多越好,要优先选择在司法理念方面有纠偏、创新、进步、引领价值的典型案件,抗诉一件促进解决一个领域、一个地方、一个时期司法理念、政策、导向的问题,发挥对类案的案例指导作用。尤其是最高人民检察院要着重对适用法律错误的特别重大典型案件提出抗诉,促进最高人民法院发挥对各级法院的裁判引领作用。同时,对那些不具有典型性的、确有错误的个案也不放任,以再审检察建议方式促请法院纠正。对类案背后反映的审判管理等问题,建议法院从源头上进一步规范司法。今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提出民事抗诉2333件,同比上升7.4%;提出民事再审检察建议2219件,同比上升14.8%。

 

第四,树立智慧借助的理念。智慧借助既是工作方法,也是工作理念。我们鼓励各级检察院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特别是专家学者、律师、退休法官,有法律背景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作用,借助他们的实践经验、法律和政治智慧,帮助我们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制定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工作办法,邀请民事法律专家对民事申请监督案件涉及的法律理论问题、监督的社会效果、案件对司法价值判断的引领作用等进行深入论证,作为检察监督审查案件的重要参考依据。今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聘请103名专家组建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已举行两次论证会,对8起民事申请监督案件提出了专家意见。

 

第五,树立统筹发展的理念。按照民事诉讼监督规律,不同层级检察院民事检察监督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我们引导省级和市级检察院以裁判结果监督为重点、基层检察院以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和执行监督为重点,构建各级检察院各有侧重、密切配合、全面履职的民事检察监督格局。今年1月至9月,省、市两级检察院办理的民事抗诉案件占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民事抗诉案件总数的98.1%;基层检察院办理的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监督和民事执行监督案件,占全国检察机关办理此两类案件总数的97.2%。修改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对当事人一审后未上诉,法院驳回再审申请或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提出申诉的,依法予以受理,构建符合基层实际的民事检察监督案件受理、办案规范、内外协调等工作机制。上级检察院依据本院受理的申诉案件、了解的全局性情况和办理个案反映出的倾向性问题,加大对下指导力度。落实领导干部办案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为一线检察官办案提供范例。

 

三、努力在新起点上开创民事检察工作新局面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事法律监督需求,民事检察工作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也面临新的更大挑战。各级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标对表人民群众新期待,从组织领导、理念更新、工作部署、机构建设、力量配备等方面,将民事检察监督做得更实、富有成效,支持、监督法院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努力为人民群众、为社会提供更好更优更实在的民事检察产品。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客服电话

在线客服

扫一扫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客服电话

在线客服

扫一扫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