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出版社
pic pic

张智辉:我的刑事法学研究之路

时间:2019-12-04 10:17:35 作者:中国检察出版社《刑事法研究》书中自序 来源:中国检察出版社《刑事法研究》书中序
分享到:

 

关于国际刑法学的研究

 

我在1983年就与大学同学刘亚平携手翻译了巴西奥尼代表国际刑法学协会起草的《国际刑法及国际刑法典草案》(译稿全文经夏登俊、杨杜芳老师审校,西南政法学院《国外法学参考》以1983年增刊的形式印发),部分内容收录在群众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国际刑法与国际犯罪》和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国际刑法概论》等著作中,是中国大陆最早出现的国际刑法学译文。1991年应邀撰写了《中华法学大辞书·刑法学卷》中国际刑法部分的全部词条。1993年出版了《国际刑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999年出版了《国际刑法通论》(增补版),2009年出版了《国际刑法通论》(第三版)。20多年来,该书一直被许多大学作为刑法专业研究生的教材或必读参考书。

 

我从1990年加入国际刑法学协会以来,参加了一系列国际刑法学方面的会议、论坛及活动。1995年起担任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秘书长,2002年起担任国际刑法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2009—2014年担任国际刑法学协会理事。2002年起草了中国分会向国际刑法学协会提交的国别报告《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贿赂犯罪及相关犯罪》;2003年带领中国法学会代表团出席了在东京大学召开的第17届国际刑法大会专题预备会;2004年全程参与了国际刑法学协会第17届世界刑法大会的筹备和会务工作,并担任了第三单元大会讨论的联合主持人;2005年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并作为中方代表作了题为“惩治腐败犯罪应加强国际合作”的大会发言。这些活动,促使我不得不关注国际刑法问题,也为我研究国际刑法提供了素材和灵感。

 

关于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


尽管在大学读书时就学习过刑事诉讼法学,但对这门科学只是初步的了解。1984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编辑部继而并入出版社工作期间,因为负责法学方面的稿件,我开始学习有关刑事诉讼法学方面的知识。在检察院工作期间,经常接触到刑事诉讼方面的问题,于是便开始了对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特别是2000年,我带领最高人民检察院代表团应香港保安局的邀请赴香港对内地与香港的刑事诉讼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为香港市民撰写了宣传内地刑事诉讼制度的小册子,这件事进一步激发了我研究刑事诉讼法学的兴趣。2000年,我协助主编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庭审改革后的公诉问题研究”,并撰写了该项目的结题报告;2003年主持召开了“预防超期羁押与人权保障研讨会”;2006年主持完成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2009年主持完成了福特基金会资助项目“辩诉交易制度比较研究”;2011年主持完成了丹麦人权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研究”。此外,我还主持完成了“认罪案件程序改革研究”“强制措施立法完善”“简易程序改革研究”等刑事诉讼方面重要课题的研究。作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法修改研究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我有幸参与了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期的部门协商工作。

 

在刑事诉讼法学研究领域,我不仅是一个业余研究人员,而且是一个后学者,对刑事诉讼的许多问题都缺乏深入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所最早把“量刑建议”作为研究课题,我有幸主持召开了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研讨会,先后在《检察日报》和《法制日报》上组织发表了两版有关量刑建议的文章,促进了检察机关量刑建议工作的开展和最高人民法院对量刑问题的重视。从2007年起,检察理论研究所就协同全国8个地方的公检法机关开展认罪案件从简从轻处理试点研究,2009年在我主持召开的“认罪案件程序改革试点”总结会议上,我提出的对犯罪嫌疑人认罪的案件在程序上应当从简、在实体上应当从轻的观点,受到与会的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的领导和其他刑事诉讼法学界专家们的认同。这个观点与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关于简易程序的规定高度契合,即对认罪案件,除特殊情况外,都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对不认罪案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此外,我在1999年就提出了刑事司法的理性原则,2005年提出了检察机关有权介入死刑复核程序的观点,2006年提出了“二审全面审理制度应当废除”的观点等,都受到了有关领导机关和刑事诉讼法学界的广泛关注。

 

关于犯罪学与犯罪被害者学的研究


在读研究生期间,我翻译了《经济犯罪学》(载北京政法学院1984年编印的《犯罪学概论》),和同届研究生一起翻译了《新犯罪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此后,我出版了个人著作《犯罪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992年,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成立时,我有幸成为第一批理事(以后担任常务理事,后来由于工作繁忙未能坚持参加研究会的活动而脱离了中国犯罪学研究会)。我参与了《美国犯罪预防的理论实践与评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的翻译,参与了《中国劳改法学百科辞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犯罪学部分的联合主编和部分词条的撰写,参与了《犯罪学大辞书》(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部分犯罪被害者词条的撰写,参与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中国预防犯罪通鉴》(人民法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编的联合主编和部分章节的撰稿。1997年参与了司法部法学教材编辑部编审的高等学校法学教材《犯罪学》(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的撰写,该书此后曾多次再版,成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9年,我与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穹联合主持完成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权力制约与反腐倡廉”,提出了制度链理论。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客服电话

在线客服

扫一扫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客服电话

在线客服

扫一扫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