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检察出版社
pic pic

证明: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

本书是证据法学论丛之一。这是一本关于证据的书,作者围绕在审判前如何通过有效的分类管理和制作时间表等方法对诸多案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如何通过推理判断、选用证据,如何使用这些证据使其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为庭审做好准备展开阐述,其中作者详细讲述了事件...
作者:安德鲁· 帕尔马 著 出版社:中国检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7-20

纸质书价

¥48  

关联商品:
购买数量:
+ -
库存332
商品详情

责任编辑:俞骊

版次:1

印次:1

装帧形式:平装

ISBN:ISBN 978-7-5102-1255-0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证据法学论丛之一。这是一本关于证据的书,作者围绕在审判前如何通过有效的分类管理和制作时间表等方法对诸多案件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如何通过推理判断、选用证据,如何使用这些证据使其形成有效的证据链,为庭审做好准备展开阐述,其中作者详细讲述了事件表、识别实验、案件地图等方法和思路对于证据分析和案件证明的重要帮助作用。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启发,本书对于律师、警察、检察官以及法学专业的学生都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安德鲁·帕尔玛,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高级法律执业律师,澳大利亚法律执业专业培训师,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证据法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成员,澳大利亚人类研究伦理委员会行为与社会科学研究伦理分会成员。1989年获莫纳什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92年获牛津大学民法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以及刑法学。

图书目录

证明:如何进行庭前证据分析

(第二版)




目录


“证据法学译丛”总序1


译者序1



写给中国读者的话1


序言1


致谢1



1导论


11目的


12方法概述


13参考文献


14方法适用说明



第一篇第一步


2准备工作


21明确目标


22整理文书


23电子文书管理


24可能的文书分类


25阅读资料


26明确需要完成的工作


27在何时使用何种方法


271所有的诉讼阶段,所有的诉讼


272调查与证据收集


273起草起诉书


274中间程序


275刑事诉讼


276证据指导


277审判准备


278进行审判


28小结


3事件表


31概述


32事件表的其他用途


33事件表的准备与更新


34使用全部有效信息


35之前,之中,之后


36交叉引用源信息


37记录证据之间相互冲突和矛盾之处


38确定信息空缺


39明确我方案件的弱点


310事实事件表和程序事件表


311迷你事件表


312事件表的结构


313事件表只是众多工具中的一种


314小结


4调查


41概述


42调查思维


421运用富有想象力的思维来构建案件推理


422运用识别实验以确定或排除假设


423一个例子:夏洛克·福尔摩斯


43整合信息促进调查


431根据来源处理信息


432证人及其他“演员”


433物证和书证


434根据案件情节处理信息


435根据“线索”处理信息


436根据法律规定处理信息


437根据事实问题处理信息


44小结


第二篇案件推理及证明


5案件推理


51概述


52选择一个案件推理


521什么是案件推理


522案件推理的两个方面:案件和推理


523辩方的案件推理


524对方的案件推理


525法律案件的调查与选择


526选择事实推理


53将事实推理与法律案件相结合


531陈述法律案件


532确认争议事实


533确定事实推理的关键要素


534关于证明对象的思考


54小结


6证明案件推理


61概述


62将证据与事实推理相匹配


621关注真正的争议点


622用证据证明实质性事实


623填补漏洞


624剩余证据


625辩护推理


626否定对手的事实推理


627寻找证据项目的来源


628证据法的影响


629小结


63组织论据


631叙述法


632图表法



633概括法


634检验案件地图


64小结


7关于证据若干问题的探讨


71概述


72关于证人和其他证据来源的讨论


721三种主要的证据来源


722证人可靠性的讨论


723关于物证的讨论


724关于书证的讨论


725关于证据来源可采性的讨论


726利用图表法证明证据的可靠性


727证明证据可靠性的证据之可采性


73关于关联性的讨论


731间接证据的使用


732关于推理中普遍原理的使用规则


733将普遍原理纳入案件图表


734推理中所使用的普遍原理的由来


735推理链条



74关于推理的讨论


741关于两种推理的讨论


742找到每一项推理中的“分岔路”


743证实推理中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


744消除推理中存在其他解释的可能性


745图表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解释


75对否定证据和灭失证据的讨论


751否定证据


752灭失证据


76关于证据的证明力和证据标准的讨论


761具体证据的证明力


762具体证据的推断力


763证明标准


764推理与推测


77小结



第三篇最后的准备



8证据的可采性分析


81概述


82分析证据可采性的一般方法


821确定可能产生可采性问题的证据


822确定证据的目的


823确定关乎证据可采性的基本事实


824确定证明基本事实的方法


825法庭上:奠定基础,然后出示证据


826提出异议


827补强和司法警告


83禁止证据特定用途的规则


831一般方法


832传闻证据规则


833意见证据规则


834倾向和巧合证据


84小结


9集中证据准备审判


91概述


92方法总结


93选择并安排证人的顺序


94选择主题和标签


95起草开庭陈述


96规划对己方证人的询问


97规划对对方证人的交叉询问


98起草结案陈词


99编制审判书


910准备工作结束,庭审开始


注释


101给证据学教师的注释


102关于第一篇“第一步”的注释


1021第2章:准备工作


1022第3章:事件表


1023第4章:调查


103关于第二篇“案件推理及证明”的注释


1031第5章:案件推理


1032第6章:证明案件推理


1033第7章:关于证据若干问题的探讨


104关于第三篇“最后的准备”的注释


1041第8章:证据的可采性分析


1042第9章:集中证据准备审判


附录:案例分析


111概述


112证据


1121背景事实


1122文章:“揭开仇恨的阴谋”


1123结案陈词 :“巧合”


113分析证据


1131第一步


1132案件地图


114六个常见的制图错误


参考文献


索引



图表目录



图61袭击案中的直接证据82


图62谋杀案中的间接证据83


图63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84


图64确证85


图65矛盾证据86


图66逻辑上矛盾的证据87


图67聚合证据89


图68冲突证据90


图69绘制整个案件地图91



图71将证明证据可靠性的辅助证据纳入证据图表104


图72将证明证据可靠性的辅助证据纳入证据图表的另


一种方法105


图73有利的可靠性证据106


图74将证明证据可靠性的有利证据纳入证据图表的另一种方法106


图75把普遍原理作为共同前提110


图76通过专家证人来支持普遍原理的正确性112


图77舒姆对萨科的手部动作的分析115


图78萨科用来反对普遍原理的另一种解释123


图79萨科用来反驳案件推理的另一种解释124


图710排除在枪支案例中的其他解释125


图711排除被告人一直在犯罪现场的其他解释126


图712否定证据:狗没有叫128


图713灭失证据:未能传唤证人129


图81证人证言152


图82传闻证据的一个简例153


图83传闻证据的结构154


图84原始证据155


图85“隐含的主张”157


图86意见证据的结构160


图87倾向证据的结构163


图88用巧合推理证明一系列事件是犯罪164


图89用巧合推理证明一系列犯罪是被告人所为165


图101图尔明的论证模式196


图102图尔明论证模式的一个例子196


图111主要推理221


图112伊士曼拥有凶器——凶器是克拉瑞比克的步枪222


图113伊士曼持有凶器——伊士曼购买了克拉瑞比克的步枪224


图114在枪杀温彻斯特后伊士曼一直持有凶器225


图115伊士曼有杀害温彻斯特的动机227


图116伊士曼曾扬言要杀了温彻斯特228


图117伊士曼曾扬言杀人,特别是杀了温彻斯特229


图118伊士曼曾计划杀死温彻斯特231


图119伊士曼计划杀人,特别是杀了温彻斯特232


图1110伊士曼承认杀了温彻斯特233


图1111伊士曼有杀害温彻斯特的时机234


图1112伊士曼相信他已经杀了温彻斯特235


图1113逻辑跳跃237


图1114推理方向错误238


图1115在表格中推理239


图1116把前提当作一系列推理241


图1117把前提当作独立的推理242


图1118把独立的推理当作前提243


快速直达

商品详情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扫一扫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
中国检察出版社
0
购物车

扫一扫

在线客服

客服电话

意见反馈

回到顶部